从“治病”到“治人”,我国主动脉瓣疾病诊疗迈向全周期管理
《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4》显示,我国约有2500万人受到瓣膜病困扰。其中主动脉瓣疾病因病情隐匿、重症预后较差,成为临床诊疗的重点与难点。在“活得更长、活得更好”的健康理念驱动下,如何平衡治疗效果与患者长期生活质量,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策略,已成为
《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4》显示,我国约有2500万人受到瓣膜病困扰。其中主动脉瓣疾病因病情隐匿、重症预后较差,成为临床诊疗的重点与难点。在“活得更长、活得更好”的健康理念驱动下,如何平衡治疗效果与患者长期生活质量,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策略,已成为
赵小涵, 张慧平. 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合并转甲状腺素蛋白型心脏淀粉样变的诊治现状[J]. 中国心血管杂志, 2025, 30(04): 439-443. DOI: 10.3969/j.issn.1007-5410.2025.04.014.
海峡导报·新福建客户端10月10日讯(记者 李方芳 通讯员 刘云芳)国庆期间,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(简称“厦心”)王焱院长团队首次受意大利介入心脏病学会年会(GISE 2025)邀请,线上向全球直播了两台高难度的微创主动脉瓣置换术(TAVR)。据悉,意大利
精准医学与蛋白组学关注国内外蛋白组学、蛋白修饰组学应用领域的科研进展,普及蛋白组学在生命科学及基础医学研究中的应用,一起交流学习。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
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(厦心)结构性心脏病科主任陈翔团队接诊时,超声科苏茂龙主任医师为陈老先生做了心脏超声检查,发现他的心脏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并钙化。这如同心脏输血的“主阀门”严重锈死,无法正常开合,致使心脏负荷极重、功能衰退。
上期我们了解了主动脉瓣疾病,主动脉瓣狭窄作为其中一种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,患者常常出现活动后胸闷、气促,严重时甚至会猝死。药物治疗在这里几乎“束手无策”,唯一有效的办法是换阀门。过去只能通过开胸手术完成,但对于高龄或体弱患者,风险高、恢复慢。于是,一种“不开胸就
仁心相瓣,携手共进。为促进主动脉瓣疾病外科治疗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,探讨主动脉瓣外科领域的最新临床实践与创新技术,优化患者全生命周期管理,佰仁医疗特邀美国密歇根大学弗兰克尔心血管病中心的杨波教授,于北京、长沙两地开展仁心相瓣 | 主动脉瓣外科国际巡讲。本次活动
据了解,生物医用材料创新任务“揭榜挂帅”项目,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联合组织的国家级重大创新工程。